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新闻

昆明力建“海绵城市” 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5-12


昆明一边是缺水,一边是汛期到来,出现城市“看海”的景象,大量雨水白白流走,这一现状,今后在昆明将会改变。 


昨天上午,昆明启动201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工作,对“建设海绵城市、促进生态文明”主题进行宣传。市水务局副局长、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龚询木介绍,昆明将努力建设“海绵城市”。
  什么是“海绵城市”?龚询木介绍,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地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
  海绵城市如何建设?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昆明市从2009年开始就以低影响开发建设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为海绵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自2009年9月起,昆明出台规定,要求所有新、改、扩建的城市道路、高架桥、公园、广场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符合条件的都应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截至目前,昆明在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已同期配套建成了100个雨水收集利用设施,雨水综合利用设施日设计规模约7万立方米,主要利用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植草砖、渗排一体化系统、地下建筑顶面与覆土之间的滤水层、雨水收集池、模块水池及景观水体等方式对雨水资源进行控制,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等能力。
  此外,从2010年5月开始,昆明市在新建和改建道路中开始推行生态道路建设,目前已有20多条道路采用了雨水生态断面技术与道路同步建设。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