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企业在运营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发展中的问题。在行业向上、企业增长的年代里,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但在目前行业增速放缓(部分细分领域下滑)的背景下,很多问题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被放大。设计院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拥有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员工,他们对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诉求都比较高,本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活跃因素,但一旦企业进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阶段,他们的诉求得不到满足,积极性和活力就会受到严重打击,反过来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1、阶层固化严重
一个社会进入到低增长(老龄化)阶段后,各种“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新机会越来越少,社会阶层就会相对固化。同样,一个企业进入到低增长/负增长以后,层级间流动特别是向上晋升的机会减少,处在中高层级的人自己也没有太多上升的机会,就会想方设法“卡位”,固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利益,久而久之,公司阶层固化、活力丧失。
2、过早遭遇职场天花板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随着企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层级增加,纵向高职级和岗位增多,员工晋升机会众多;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新业务、新区域、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员工实现横向职业发展的机会也很多,整个组织充满活力。所以,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常看到很多年轻的同事进公司后个人成长很快,年纪轻轻就到了很高的职位,这有个人能力和努力的因素,更有企业/行业大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一旦企业进入到低增长阶段,新机会、新岗位减少,大家原来5年能到的职级可能要10年,原来能到的职位也可能就没有了,发展预期的打折同样会导致公司活力的丧失。
3、出现死海效应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其对公司内低效行为/成长慢的容忍度不高,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则倾向于留着不走,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就熬成中高层了。管理学上称这种现象叫做“死海效应”。
在设计院,我们看到“死海效应”并不少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总在感慨为什么流失的总是那些有能力的人,人员数量是不少,但最后真正能打硬仗的人却很少。这背后的原因很多,其中设计院陷入不增长是重要原因。
4、权力寻租出现
由于企业低增长阶段员工上升的机会减少,大家对每一个出现的晋升的机会都会格外看重并去拼命争取。本来设计院内部出现这种适度的竞争是有利的,但由于机会太少,出于各自利益格局的考量,设计院内部往往会出现各种小团体、小山头,如“xx大学系”、“xx专业出身派”等,滋生了权力寻租和内部割裂的土壤,久而久之设计院的活力和竞争力就损失殆尽。
1、拼:拼出市场
既然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大的假设前提”已经改变(投资/建设不可能再出现过去四十年那样持续的高增长),大部分设计院的业务也就不可能持续高位增长,但部分头部设计院的市场占有率却在逐年提升(2019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中国内地企业占行业总收入22.5%,呈现逐年上升态势),顶级设计院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虹吸效应明显。
既然进入到存量竞争时代,设计院的“拼搏和竞争”意识就急需提升,在这方面施工企业的意识要更强一些。只有通过拼搏竞争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高于行业和竞争对手的增长,发展的空间一旦打开,公司的活力必然激发。
2、放:放出活力
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有个说法叫“逼出来的改革、放出来的活力”。设计院在低增长的大背景下,“放”有三重含义:一是在基本规则下,充分释放设计师们的创作灵感和主观能动性,基本的规则制度是必须要有的,但一定要简洁,不是管控,而是立足于服务;二是把设计院作为员工自我实现甚至是创业的平台,提供共创、共享、共赢的环境和土壤,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内部创业热情;三是机制更加灵活,不管是“经营层/骨干持股”还是“项目利益共享机制”等,放出利益、放出活力,最后最大的获益者一定还是设计院自身。
3、争:争出空间
衡量一个设计院活力如何,最好的指标就是内部市场化程度。内部市场化程度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二是内部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文化。知识型员工普遍比较含蓄内敛,在低增长高竞争的环境下比较吃亏,因此设计院更要努力营造对外争效益、对内争效率的竞争文化。“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存量时代,只有勇于竞争、善于竞争,才能争出空间、争出未来。
4、晒:晒出公平
孔子说“不患寡患不均”。这里的“不均”不是指绝对的平均,而是指不公平。设计院是由知识分子构成,大家对规则、制度等各种道道门清得很,一旦规则有不透明和不公平的地方,产生的负面效应会极其明显,曾经有一知名设计院某段时间员工离职率非常高,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比例很高,调研发现离职原因排在首位的就是奖金发放和晋升规则不明晰,存在较大的暗箱操作可能。
对设计院来说,激发知识型员工活力最好的一个手段就是把薪酬绩效、晋升(包括评优)在内的规则细化、量化、公开化,晒出来,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就能得到什么,最大化的激发员工的活力。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我们永远不缺市场和机会,那些敢于拥抱竞争、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企业终将赢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