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口袋公园研究与规划设计初探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06-29摘要
口袋公园,这一为现代城市“量身定做 ”的开放空间,以其灵活、微小、方便可达等特点著称,对城市景观、城市环境、市民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是城市开放性空间中的一种新形式,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中外优秀口袋公园,总结其精髓和优点,进而初步探讨城市口袋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 口袋公园 开放空间 城市景观 规划设计方法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城市中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是常见的口袋公园。口袋公园的概念,最早是1963年5月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的“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的提议,它的原形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
1城市口袋公园概述
1.1城市口袋公园研究范畴
口袋公园首先是指它的面积小,它甚至小到可以装进我们的衣服的口袋之中,而且方便亲近,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同时它又具有精巧、贴身、方便、私密等特性,虽然小巧但却精致、舒适、实用,是我们城市生活中的好伴侣。它可以随意放到我们的城市开放空间之中,形成一处微型景观。
美国佩雷公园的设计师罗伯特·宰恩提到过,这种新型公园地处高密度的城市区域,面积小,从车行和步行交通流线中分离出来,是一个尺度宜人、远离噪声,围合而有安全感的室外开放空间。宰恩提出口袋公园可以小到一两栋建筑的占地面积,目的是为上班族和购物者提供可以休息片刻的空间,这样的公园系统具有亲近易及和数量众多的特点,且可以方便使用,它们是城市的必须品。从宰恩对口袋公园的描述,结合我国城市中各类绿地及非绿地的开放空间来看,口袋公园在我国并非专属于公园绿地,因为它不但包括了小型的街旁绿地、道路绿地、小区游园,而且城市中一些小型的非绿地的开放空间,同样可以起到口袋公园的作用。
张文英在《口袋公园——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一文中提到:“美国费城在1961~ 1967 年间,共建立了 60 多个口袋公园,面积从 800~ 8000m2
1.2城市口袋公园的主要类型
1.2.1街旁绿地(G15)
街旁绿地,根据《标准》中的定义为“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这种绿地形式是在 20世纪 50 至 6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修建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城市化导致的与自然的隔绝给人们带来的压力。早期的街旁绿地是在纽约的建筑之间建立的,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停留坐憩的地方。这样的公园有以下一些特点:面积很小,座椅等部分休憩设施可以灵活的移动;有较为简单植物种植和水景等景观小品,地面是有质感和趣味的铺装,有一定的服务设施,比如小卖铺或售货亭(图 1-1)。这些见缝插针的小型城市绿地很快受到公众的欢迎。这也是口袋公园在城市中作为一个新型的绿地形式出现的雏形。以后,这类公园便在大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1.2.2道路绿地(G46)
道路绿地,《标准》中规定“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属附属绿地的范畴。结合前文中对口袋公园研究范围的界定,主要为道路绿地中的交通广场用地。城市中因多条城市干道的交叉,形成一块面积不大的绿地,多数做法是将其满植植物色块,进行装饰性的绿化。如果用地状况良好,完全可以将其设计成供人使用的口袋公园,成为使用者休憩的场所。这类口袋公园由于用地条件的特殊,在国内较少,但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1.2.3非城市绿地小型开放空间
口袋公园也包括此类小型城市开放空间。此类开放空间在功能、大小及位置方面与街旁绿地相似,但《标准》中规定街旁绿地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 65%的标准,这类小型开放空间由于绿地率低,未被列入城市绿地的范畴,但它同样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多种文体活动的空间,具有与城市绿地相似的功能。具体特点是以硬质铺装结合乔木构成空间骨架,少有或没有草坪地被、灌木,可进入性强,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空间。此类开放空间的特点是绿地率较低,但具有一定的绿化覆盖率,从而形成适宜休憩的林荫空间。此类开放空间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休闲坐憩的场所及景观设施。它面积小、形式灵活,受用地条件限制较小,且在城市中分布较广,颇受市民欢迎(图 1-2)。考虑到其对城市景观在未来发展的作用,以及使用上的功能,所以此类绿地属于口袋公园研究的范畴。
1.3城市口袋公园的功能
1.3.1景观功能
经过艺术设计的口袋公园无疑会为城市景观增加一些亮点,从而增强城市具体位置的识别性和优化人们对该城市的印象。主要体现在(1)装点街景、提升城市形象;(2)形成特定景观特征、构成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景;(3)衬托城市建筑、衬托建筑环境的艺术功能;(4)增强城市绿色空间连续性。
1.3.2心理功能
城市口袋公园不仅改善人们对城市的意象,还能使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这种满足和快感会延伸到其他活动和领域中去,对城市居民整体心理状况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口袋公园是人们最容易、最方便,也是最频繁接触到的绿色休憩空间。在城市环境中,过多的车辆、嘈杂的声响、摩肩接踵的行人等也会引起人们的疲劳和紧张。口袋公园中的一些构成要素,特别是植物对人也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在德国,公园被称为“绿色医生”。其中的植物所反射的光线则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此外,口袋公园中的铺装、水体、进行休憩活动的游人等因素都可以使位于其中的使用者疲惫的心理得到放松和恢复
1.3.3生态功能
口袋公园因其面积小,在自然保护方面的的生态价值一度受到质疑。但在城市中通过口袋公园建立的小生境区更切实可行。如果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组成了一个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而口袋公园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环节和节点。口袋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网络中的一部分,它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城市自净能力、提高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4社会功能
口袋公园的社会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喧嚣的城市硬质景观中,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压力、安静的休息场所。另一方面,口袋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交往的机会,口袋公园对促进社会交往和社区健康发展发挥着相当重要的职能。
2.0国内外城市口袋公园实例分析
口袋公园的规划布局与设计的成功离不开对国外成功案例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建成口袋公园的调查分析。本章通过探究国内外的3 个口袋公园的设计实例,通过对比及分析,了解口袋公园的本质和意义,对初步了解口袋公园的设计有重要的参照、促进作用。
2.1美国纽约佩雷公园
Paley Park ,1967年5月23日,由美国第二代现代景观设计师罗伯特·泽恩设计,于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Paley Park)公园正式开园(图2-1)。公园占地390平方米,为喧哗的都市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城市绿洲。园中谨慎地使用跌水、树阵广场空间、轻巧的园林小品和简单的空间组织。其花岗岩块石铺地,17棵成行成排的无刺美国皂荚形成光影斑驳的树荫, 临近建筑墙面上覆盖着常青藤。6m高的瀑布墙,不仅成为视线焦点和生机勃勃的背景,喧嚣的跌水声更淹没了城市噪声。而路人看到的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绿色空间(图2-2)。佩雷公园在规模和功能上很好地响应了曼哈顿的条件,它的成功使其成为曼哈顿的瑰宝之一,得到了很高的赞誉,更成为口袋公园的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具有和中央公园一样重要的意义。
2.2 英国伦敦死胡同的繁华改造
在英国首都伦敦德贝郡大街有一条名为Bethnal Green的死胡同,其唯一功能是12个停车场。尽管周围城市空间一片繁华,但这条死胡同还是成为该区域的失落空间。附近社区和艺术中心总裁觉得这片区域应该并且可以被当地社区更加有效地利用,因此他带领团队探索这种可能性。他们准备的方案认定这片区域的潜在价值是人行道、自行车道之间的一个重要节点——各个街道的繁荣网络,将它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区域改造成了一个主要位置(图2-3)。方案中还包括一小部分未利用的绿化空间,它们成为了连接点以及建造可持续城市地下水道的地方。项目资金来源于伦敦市长的口袋公园倡议,设计融合了自行车道、新的座椅、屋顶绿化的自行车架和容器店、一个雨水花园和一个有咖啡座和椅子的划定区域(图2-4)。
2.3上海公共地毯Kik公园
Kik公园位于杨浦区的创智坊入口处, 2005年,对此类罅隙空间的设计可能性饶有兴趣的意大利建筑师盖天柯先生对该片区进行了有趣味的改造。
盖天柯先生设想出一个翻折的木制地板体系,致力于应对公共场地中不可避免的各种功能(坐具,绿地,步道,公告栏等……)。建筑师用于渲染设计思路的形象——如古扇般裁剪翻折的纸片——不犹让人联想起德勒兹对折叠空间特质的渐成性(epigenic)描述:
通过这种方法,盖先生从一个原生的、无个性的基本形式出发,最终塑造出一个既个性化又具有原创性的结果,他还在那些原本平庸的位置引入了发散性的间隔区域,以帮助人们找到各自的个人空间。建筑师用来覆盖整个表面的材料是最原初的理想材料——木,既灵动又亲和,它会随时间老化而记录当时的自然条件。木板升起之处展现草地树木交织出的内部生态空间。以这种手段,建筑师预先定义了人们闲聚、休憩甚至进行滑板运动等的特定行为场所,形成一块同时包容集会和私密并存的公共地毯(图2-5)。
3城市口袋公园规划布局及设计要求初探
3.1城市口袋公园规划布局初步研究
从口袋公园服务范围的角度出发,应遍布于人们工作、居住、活动的每个角落。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公园等城市绿地的补充,除居住区外,商业区、办公区、工业区以及综合区中,都需要合理设置具有一定休憩功能的口袋公园。一般情况下,口袋公园的选址应使在四个街区为半径范围内的使用者可以不用穿越主要街道而步行抵达。怎样的布局才能做到既合理,又能避免过度的建设造成城市用地的浪费。对于这个问题下文将从服务半径和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得出初步的布局选址方案。
3.1.1城市口袋公园的服务半径研究
国内外的一些论著对于口袋公园的布局选址研究,多是从它服务半径的角度出发。克莱尔·库伯·马克思在其所著的《人性场所》中指出,“很少有口袋公园的使用者会步行穿越四个以上的街区到公园里去游玩,大部分游客来自 1~2 个街区为半径的地区。”而国内对于口袋公园服务半径的研究,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表 2.0.4 中,列出的与口袋公园规模相仿的小区游园的服务半径为300-500m。
但是,在居民户外活动满意度较高的城市区域,其口袋公园并非简单按照服务半径布置,而是在这些区域中适当增加公园数量,反映在规划图纸上,就会发现多个口袋公园的服务半径出现重叠,但现实中并未出现使用率低的情况。或有些布置在非区域中心的口袋公园,其使用状况却很好。目前服务半径的规划方法,仅仅是通过公园规模根据简单的正圆形确定其服务范围,但由于城市道路的阻隔等因素造成的可达性下降,表现为步行距离增加,步行时间延长,口袋公园真正的服务范围并不是规整的正圆形。所以在布局口袋公园时,不能以传统的正圆形方法确定其服务范围,应综合考虑各种现状条件,以使用者习惯的步行时间和距离来明确口袋公园服务的辐射范围。
3.1.2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口袋公园规划布局研究
对于口袋公园的布局,基本服务半径理论对其进行规划布局,会造成公园资
源的浪费。在调查中发现,城市中有些区域的口袋公园使用率很低,即区域内口
袋公园使用者数量过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而在有些地区,口袋公园
的承载力已经达到了上限。所以在规划布局上,应从口袋公园所处区域需求状况
的角度出发,作为服务半径布局理论的补充。
3.2城市口袋公园主要设计要点
口袋公园虽然规模小,但它对邻近地区的环境、绿色空间、生境,以及整个城区都会产生许多有益的影响,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明确其社会及生态作用,确定口袋公园的主要设计要点,以指导设计,使口袋公园更科学合理地服务于其主要使用者。
3.2.1城市口袋公园休憩设施设计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供人休憩的场所,应为人们停下来休息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人们停留下来,才有可能有较长时间的逗留。对于口袋公园中座椅数量的安排,参考《公园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公用的条凳、座椅(包括一切游览建筑和构筑物中的在内)等,其数量应按游人容量的20%~ 30%设置。座位的布局必须在通盘考虑口袋公园场地的空间与功能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沿建筑四周、空间边缘及有高大乔木、灌木依靠的休憩设施比较受到游客的青睐(图3-1)。
3.2.2城市口袋公园植物设计
口袋公园可以借助树木来创造空间,供人们进行娱乐和休息,也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在口袋公园空间的组织和构建方面,灌木、地被植物和花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图3-2)。
口袋公园在植物配置时具体采用的树种及植物特性,也必须根据公园自身空间的特点做出精心的选择,植物必须耐践踏、生长迅速而且没有毒性。口袋公园乔木的选择,经过调查发现,落叶乔木所形成的可坐憩的林下空间更受使用者欢迎,主要原因是,落叶乔木在夏季可与常绿乔木起到同样的遮阳作用,但在冬季,落叶乔木可以供使用者享受更多的光照,而这一点是常绿树无法实现的。所以,我们在设计口袋公园的林荫广场时,应尽可能的选用遮阴性好的落叶乔木(图3-2)。
口袋公园主要为使用者提供坐憩、交谈的活动空间,而铺装所形成的空间成为从事这些行为活动的基本载体。园林中常用硬质铺装的主要材质有花岗岩、广场砖、柏油、石材、混凝土砌块、木材等。口袋公园的铺装设计主要在平面内进行,色彩、铺砌方式、图案和表面质感处理是它的主要组成要素。此外,铺装的景观设计还要考虑场地原有特点、周围环境性质、设计尺度以及风土特色等环境要素。铺装多采用与周围环境相容性较佳的材质及颜色,体现出空间的统一感。对于口袋公园中的铺装材料,应选用较耐用的材料为主。从美学上看,在确定一种颜色为基调后,通过合理的变化来丰富铺装景观。质感来自对比,如果没有衬托,再高档的材料也很难发挥出效果。口袋公园中铺装的尺寸应与空间的大小相适应,即铺装模数的精确。做到大空间选用规格较大的铺装,小型空间则选择规格较小的铺装材料。
4结语
口袋公园是繁忙都市中的一个庇护所一个户外的“家”,为人们提供休憩放松的机会。口袋公园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美学上的,更多的而是它小小的能量所带来的社会上经济上、文化上、哲学上甚至政治上的意义。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场所,人与城市,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口袋公园现象对我国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休憩环境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同时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这种面积小利用率高的口袋公园也将成为一种趋势,能够改善城市生活,提升城市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丹麦 ]扬 ·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德 ]罗易德 ·伯拉德 .开放空间设计[M].罗娟,雷波译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3.[加 ]艾伦 ·泰勒 .城市公园设计[M].周玉鹏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加 ]简 ·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5.杨丹 .口袋公园案例研究与启示[J] .上海:同济大学,2012.
6. 王进,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