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学》的评论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2-11-01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芦原义信先生着重将日本的街道与欧洲,特别是意大利以及希腊等地的街道来作对比,从美学的层面深入挖掘日本在街道设计方面的不足乃至误区。其中大量应用了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即图底关系理论,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并引入了中国的“阴阳”之说,对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从而归纳出东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中国与日本的国情是有所差异的,但是,从东方文化的角度看,二者具有加大的相似度。诸如中日对家的理解,传统建筑材料及结构的应用,以及“胡同”与“町”的异同等等。我们可以从日本的街道设计中找出一些中国街道的影子,言外之意,《街》一书同样对我们理性、客观、发展地看待中国的街道美学与城市设计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无论是在中国和还是日本,都很难找到像意大利圣马可广场那样四周被古典的建筑合围,地面铺装精致美观,视廊导向清晰明确的广场呢?依照芦原义信先生的观点,东方人习惯把家,或者说建筑本身看成“内”,而把建筑的外部环境看成“外”;而西欧人则习惯将二者统一起来。这也就决定了,在西欧国家,街道抑或广场的设计充斥着室外环境室内化的手法,内部的秩序已然渗透到了外部秩序之中,建筑的外墙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围墙,而承担着“内”与“外”相互沟通的责任,从而使生活的气息能自由的洋溢到街道上。
但中国与日本不同的是,尽管两国的传统性街道与内部空间的相互渗透被围墙所打断,都极度缺乏美化街道的观念,但是,似乎中国的胡同仍不缺乏人文的生活气息,反倒是与意大利、希腊等国相似,虽然极度缺乏足够的“阴角”空间,但是可爱的中国百姓还是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局促的街道角落,端出椅子纳凉、下棋、喝茶或者聊天。四合院中生活的人们对胡同生活同样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即便没有建筑外立面的帮助,街道仍然洋溢着井然的内部秩序。从这一点看来,中国人真的非常“内外兼修”。
“阴角”空间,是《街》一书中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里,主要是作为研究广场设计而引出的。在建筑的外部空间中,“阳角”空间是很容易创造的,相对的,从街道与建筑的关系来说,“阴角”空间却通常很难成立。相对中国、日本这样对建筑外部空间约束交叉的国家而言,对外部空间没有赋予“图形”特性,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城市设计中,我们通常运用图底关系的理论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我们通常要将图底关系以及图底关系反转并列进行研究,后者的目的也就是将建筑外部空间图形化,然而在实际设计中,外部空间并没有被赋予更多的图形特征。
以北京金融街的规划为例,整个区域星罗棋布了较为规律的街道,将建筑进行分区。但假使在这个区域中去掉任何一个建筑,其留下的建筑围成的外部空间却并非“阴角”城市空间。这是因为该空间最重要的四角均有道路通过,重要的转角因道路而或缺了,不能形成由建筑外墙直接围合的城市空间。根据塔式格心理学的原理,那种“阴角”空间要比转角或缺者更具封闭性,从而给人以安心、亲切的感觉。
在欧洲,保持转角的“阴角”空间,多为城市增添魅力。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为正南正北的大路,建筑如棋盘状整齐分布,全成了“阳角”空间,形成要把人挤出去似的非人性城市空间。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即便有了道路,只要令局部的建筑物后退,仍可创造出积极的“阴角”空间。在我的脑海里,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前的广场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步行街或者商业街也有这样的设计,但大多为停车场抑或其他商业目的所用,没有真正的为市民服务。
今天,我们的中国大都市日趋成为如同纽约、东京一般的国际化大都市,以胡同为典范的传统式街道式居住区,正在迅速淹没在城市化建设的历史中。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建筑密度不断增大,无论居住还是商业区,存在的外在形式都与过往有质的不同。所以,如果直接将西欧或者日本的一些城市的街道设计,照搬到中国来,既不符合国情,更不符合人民的需求。但是,我们总能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城市设计的经验中,寻觅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法。上面提到的下沉式庭院就是为百姓提供休憩空间的一种绝佳的设计途径。这类小空间的设计,恰恰能体现其在大城市中的价值。城市本是由空间到私密性的分段秩序所构成,城市过于庞大而复杂,小型的安静的空间则更显宝贵。 在现在的社区,或者是商业区中,总有许多“无用的”空间,它们大多为空洞的绿地所覆盖,说是公园太小,说是庭院又太大,本质上只不过是建筑与建筑间剩余的空间,人影稀少,大人、孩子都不愿意停留,而又抱怨没有地方休憩。如果我们能把这样的空间积极的利用起来,借鉴小型休息区域设计的方法,结合建筑“阴角”空间的设计理论,创造出更多的富于人情味的、安静的、别有洞天的休憩空间,是不是能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受呢,同时也能满足当代都市人追求安逸、平静的大众心理,从而给生活在嘈杂都市中的人一个易于思考的空间。
话说回开头便提到的前门大街和大栅栏。《街》一文中,芦原义信先生把西欧传统街道的天际线称为“第一次轮廓线”,而将日本秋叶原、涩谷,以及香港等地,以户外广告牌林立而营造出的纷杂错综的街道气氛称为“飘忽不定的第二次轮廓线”,并且对后者的美学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当我走在大栅栏中,为其爆棚的人气而唏嘘不已之时,才发觉形成这人气的因素不仅仅有D/H小于1的那种街道尺度效应,也不仅仅有历史的积淀,更有所谓“第二次轮廓线”所带来的独特的亚洲风格商业街道美学。正是这林立栉比的商家灯箱与牌匾,形成了最具中国商业街,甚至亚洲商业商业街的地域性标志。这种铺天盖地的“第二次轮廓线”,虽然纷扰了街道建筑的天际线的明确性,但是,却分明起到了沟通建筑内外环境的作用,模糊的内部与外部空间恰恰引申出内外统一。看看新的前门大街,清晰的天际线,地域性的小品设计,通透的视廊空间,可又有什么用呢?
把街道设计的原则落实在特定的历史与地域中的人的行为上,真正把原属于人民的街道归还给百姓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的街道的美学。
推荐书名:街道的美学
作者: [日] 芦原义信
中国与日本的国情是有所差异的,但是,从东方文化的角度看,二者具有加大的相似度。诸如中日对家的理解,传统建筑材料及结构的应用,以及“胡同”与“町”的异同等等。我们可以从日本的街道设计中找出一些中国街道的影子,言外之意,《街》一书同样对我们理性、客观、发展地看待中国的街道美学与城市设计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无论是在中国和还是日本,都很难找到像意大利圣马可广场那样四周被古典的建筑合围,地面铺装精致美观,视廊导向清晰明确的广场呢?依照芦原义信先生的观点,东方人习惯把家,或者说建筑本身看成“内”,而把建筑的外部环境看成“外”;而西欧人则习惯将二者统一起来。这也就决定了,在西欧国家,街道抑或广场的设计充斥着室外环境室内化的手法,内部的秩序已然渗透到了外部秩序之中,建筑的外墙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围墙,而承担着“内”与“外”相互沟通的责任,从而使生活的气息能自由的洋溢到街道上。
但中国与日本不同的是,尽管两国的传统性街道与内部空间的相互渗透被围墙所打断,都极度缺乏美化街道的观念,但是,似乎中国的胡同仍不缺乏人文的生活气息,反倒是与意大利、希腊等国相似,虽然极度缺乏足够的“阴角”空间,但是可爱的中国百姓还是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局促的街道角落,端出椅子纳凉、下棋、喝茶或者聊天。四合院中生活的人们对胡同生活同样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即便没有建筑外立面的帮助,街道仍然洋溢着井然的内部秩序。从这一点看来,中国人真的非常“内外兼修”。
“阴角”空间,是《街》一书中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里,主要是作为研究广场设计而引出的。在建筑的外部空间中,“阳角”空间是很容易创造的,相对的,从街道与建筑的关系来说,“阴角”空间却通常很难成立。相对中国、日本这样对建筑外部空间约束交叉的国家而言,对外部空间没有赋予“图形”特性,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城市设计中,我们通常运用图底关系的理论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我们通常要将图底关系以及图底关系反转并列进行研究,后者的目的也就是将建筑外部空间图形化,然而在实际设计中,外部空间并没有被赋予更多的图形特征。
以北京金融街的规划为例,整个区域星罗棋布了较为规律的街道,将建筑进行分区。但假使在这个区域中去掉任何一个建筑,其留下的建筑围成的外部空间却并非“阴角”城市空间。这是因为该空间最重要的四角均有道路通过,重要的转角因道路而或缺了,不能形成由建筑外墙直接围合的城市空间。根据塔式格心理学的原理,那种“阴角”空间要比转角或缺者更具封闭性,从而给人以安心、亲切的感觉。
在欧洲,保持转角的“阴角”空间,多为城市增添魅力。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为正南正北的大路,建筑如棋盘状整齐分布,全成了“阳角”空间,形成要把人挤出去似的非人性城市空间。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即便有了道路,只要令局部的建筑物后退,仍可创造出积极的“阴角”空间。在我的脑海里,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前的广场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步行街或者商业街也有这样的设计,但大多为停车场抑或其他商业目的所用,没有真正的为市民服务。
今天,我们的中国大都市日趋成为如同纽约、东京一般的国际化大都市,以胡同为典范的传统式街道式居住区,正在迅速淹没在城市化建设的历史中。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建筑密度不断增大,无论居住还是商业区,存在的外在形式都与过往有质的不同。所以,如果直接将西欧或者日本的一些城市的街道设计,照搬到中国来,既不符合国情,更不符合人民的需求。但是,我们总能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城市设计的经验中,寻觅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法。上面提到的下沉式庭院就是为百姓提供休憩空间的一种绝佳的设计途径。这类小空间的设计,恰恰能体现其在大城市中的价值。城市本是由空间到私密性的分段秩序所构成,城市过于庞大而复杂,小型的安静的空间则更显宝贵。 在现在的社区,或者是商业区中,总有许多“无用的”空间,它们大多为空洞的绿地所覆盖,说是公园太小,说是庭院又太大,本质上只不过是建筑与建筑间剩余的空间,人影稀少,大人、孩子都不愿意停留,而又抱怨没有地方休憩。如果我们能把这样的空间积极的利用起来,借鉴小型休息区域设计的方法,结合建筑“阴角”空间的设计理论,创造出更多的富于人情味的、安静的、别有洞天的休憩空间,是不是能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受呢,同时也能满足当代都市人追求安逸、平静的大众心理,从而给生活在嘈杂都市中的人一个易于思考的空间。
话说回开头便提到的前门大街和大栅栏。《街》一文中,芦原义信先生把西欧传统街道的天际线称为“第一次轮廓线”,而将日本秋叶原、涩谷,以及香港等地,以户外广告牌林立而营造出的纷杂错综的街道气氛称为“飘忽不定的第二次轮廓线”,并且对后者的美学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当我走在大栅栏中,为其爆棚的人气而唏嘘不已之时,才发觉形成这人气的因素不仅仅有D/H小于1的那种街道尺度效应,也不仅仅有历史的积淀,更有所谓“第二次轮廓线”所带来的独特的亚洲风格商业街道美学。正是这林立栉比的商家灯箱与牌匾,形成了最具中国商业街,甚至亚洲商业商业街的地域性标志。这种铺天盖地的“第二次轮廓线”,虽然纷扰了街道建筑的天际线的明确性,但是,却分明起到了沟通建筑内外环境的作用,模糊的内部与外部空间恰恰引申出内外统一。看看新的前门大街,清晰的天际线,地域性的小品设计,通透的视廊空间,可又有什么用呢?
把街道设计的原则落实在特定的历史与地域中的人的行为上,真正把原属于人民的街道归还给百姓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的街道的美学。
推荐书名:街道的美学
作者: [日] 芦原义信